鋼廠減產如期來臨
發(fā)布者:m.esepapel.com 發(fā)布時間:2011/11/11 閱讀:1819次
今年鋼市的“金九銀十”出人意料以慘烈下跌的形式度過,鐵礦石最大跌幅達30%,螺紋鋼價格跌去了15%。在之前的分析文章中提到,2010年7月以來的鋼材市場長達一年的上升通道走到盡頭,鋼市進入波浪運行過程的下跌通道,通過調整消化此前積累的泡沫,為下一次上漲打開空間、儲蓄動能。在寒冬過去之前,能做的除了等待國內外宏觀形勢好轉之外,鋼鐵行業(yè)自身還應積極的自我調節(jié),在降低出廠價的同時更應該降低產量。最新數據顯示,這一情況在10月份已經開始進行。
據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10月份國內日均粗鋼產量176.4萬噸,環(huán)比降低了6.7%,日均鋼材產量235.7萬噸,環(huán)比降低了7.4%。從中鋼協(xié)的統(tǒng)計來看,10月下旬日均產量已經降低到了171萬噸水平,比今年6月中旬的產量高點相比下降了14.9%。價格下跌—鋼廠虧損——被迫減產,下跌三部曲如期推進。
我們對鋼廠的調研情況也證實了上述結果。以高爐為例,多個鋼廠已經公布了檢修計劃,其中河北地區(qū)最多。據估算目前公開渠道統(tǒng)計的檢修高爐日均產量合計約為10萬噸,以日均粗鋼190萬噸計算,占比5.3%,那么全國粗略估算高爐減產約為6-10%。
另據最新調查顯示,11月份國內48家建材鋼廠共有18條線棒線檢修或減產,影響產量48.55萬噸;國內34家中厚板鋼廠檢修或減產9條,影響產量45萬噸;國內30家熱軋鋼廠檢修或減產6條,影響產量75萬噸;19家冷軋鋼廠檢修或減產3條,影響產量11萬噸。因此,11月份鋼廠的檢修減產仍在繼續(xù),預計日均產量仍將在170-180萬噸范圍。
鐵礦石進口量劇減但國產礦產量再創(chuàng)新高。本輪調整中,印礦從189元/噸最低跌至129美元/噸,跌幅達31.7%,暴跌中鋼廠不僅放緩了現貨礦的采購,對四季度協(xié)議礦仍保持175美元/噸左右也提出了異議,為此淡水河谷的定價政策向更貼近現貨價方面轉變?傮w來說,國內鋼廠傾向于消化已有庫存,等待鐵礦石價格見底。因此10月份鐵礦石進口量急劇減少,僅4994萬噸,環(huán)比大跌17.5%。
但是國產礦受此輪調價的影響尚未體現,產量仍處于高速增長中。10月份,國內原礦產量1.3億噸,同比增加41.4%。1-10月,鐵礦石累計產量10.7億噸,同比增加23%,同期鐵礦石進口量同比增幅為11%。今年以來國產礦的產量增長增速再一次超越了進口礦和粗鋼產量的增速。說明在長期鐵礦石價格高企的刺激下,國內礦山產能擴張的熱情高漲。在剛剛出臺的《鋼鐵工業(yè)“十二五”發(fā)展規(guī)劃》中再次強調要增強資源保障能力,對于國內鐵礦石這一塊,仍繼續(xù)加大國內鐵礦資源的勘探力度,提高尾礦回收綜合利用水平。
經過三個月的快速下跌,進入11月鋼市跌幅趨緩。但鋼市真正好轉需要具有以下幾個條件:國內外宏觀面好轉、國內鋼廠出現明顯減產以及鐵礦石市場下跌到位等。從目前來看,國內緊縮政策最嚴厲的時期已經過去,政策面定向寬松的消息接二連三。但是國際方面尚存在較大的不確定因素,歐債危機隨時可能再次對市場投下重磅炸彈。鋼鐵行業(yè)方面,鋼廠減產正在繼續(xù)、礦石價格進一步下跌的空間有限。但是目前是建筑鋼材需求的淡季,在下游需求不能跟上的情況下,鋼市不具備大幅反彈的條件。因此我們認為鋼市的盤整筑底過程仍將繼續(xù)。